千龙网北京讯 从副中心控规、回天计划等重磅规划出炉,在区块大方向进行谋划,到疏解整治助推北京减量高速发展、背街小巷整治扮靓城市,将治理温度延伸到城市细微处末梢,北京按照城市总规开启了更新、高质量的城市发展脚步。
1月15日下午,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举行专题座谈会,主题就是“贯彻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高城市精治共治法治”。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殷勇,北京市副市长张家明参与了专题座谈会的讨论。
3个小时的座谈会,21位委员争先举手发言,讲到一些建议时,还时不时引起在场委员共鸣,给这场座谈留下了不少于5次的超长掌声。
历史文化名城如何保护?老旧小区怎么改造?美丽乡村建设如何推进?委员们结合自己的专业领域,提到北京城市治理中待解的难题,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殷勇在听取委员发言时不时点头,当委员讲到“我有以下几个建议”时,便在自己笔记本上记录,并用两种颜色的签字笔不断圈划重点。
“这些建议非常好,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这个呼给了我们应的机会,督促我们改进服务,我们回去一定会认真地加以落实。”殷勇说。
“做好精治、共治和法治,不能简单用多数人的利益覆盖少数人的合法权益”
疏解整治促提升的专项活动是过去一年的政府工作重点,也是民众关切的热点。不少委员提出疏解整治过程中的难点。
北京核心城区是疏解整治促提升的重点,当下核心城区内有大量的平房和简易楼。委员姜海琳提议,对平房院落的整治既要“面子”,又要“里子”,要实现从表面整治到街区内在更新的转变,兼顾古都风貌保护要求和群众现代生活的需求。
“不仅要投入资金提升公共空间,更要深入到街区胡同里,尽可能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入院。还要通过地下空间,适当解决厨卫问题”,姜海琳一一道来。
他提到,简易楼除了拆除腾退,也可以推行原地重建。但简易楼到底是拆,对人员异地安置还是就地拆除重建,目前在市区之间、群众之间没有完全达成共识。因此,建议尽快统一明确核心区简易楼的整治政策。
孙庆贺委员提到了核心区腾退空间的利用,“对核心区腾退出来的空间应该优先用于保障中央的政治功能,补充完善国家设施。”她说,“但对于居住区、历史街区相连的腾退空间应主要用于补充社区便民设施,菜市场、便利店,公共服务设施和留白增绿,而功能区里的腾退空间应该根据功能发展适宜的业态形式,实现我们的高质量发展。”
殷勇在谈到疏整促的时候用了一组数据,道来目前北京发展的难题:受到经济发展刚性约束,北京2017年常住人口减少2万多人,城乡建设用地面积也在减量,去年减少了30多平方公里,大约是建筑面积的1.2%。
“经济社会发展最主要的输入因素就是人口、土地、资本,现在都受到刚性约束了。在这种情况下北京怎么发展?”殷勇说,“唯一的出路就是要提高全要素的生产力。怎么样提高全要素的生产力?北京市抓住了一条主线,就是牢牢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他提到,供给侧改革需要北京留下、鼓励、发展的是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边际用相对更高的产业,把不符合首都功能的以及边际效用相对比较低的疏解出去。
“不是说疏解出去的是北京不需要的,是从总体比较而言,城市要向前发展,我们只能找增量增速最大最快的部分。”殷勇说。
“我们遇到问题的第一类情况就是如果我们出台一个政策,每个人都能获得改善,皆大欢喜,这是理想化的状况,比较少见。”殷勇娓娓道来政策制定时的考量。
第二种情况是有人得到改善,也没有人受损,这种情况也是比较理想的。“我们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很多人都能受益,没有什么人会受到损失,这种情况下政策制定执行起来也比较顺畅。”
“第三类情况也是工作中遇到最多的,就是有人改善,有人受损,但总体来说改善的程度大于受损的程度。要注意的是,在这种情况下,不能搞简单的多数人说了算,不能简单用多数人的利益覆盖少数人的合法权益,这就要求我们做好精治、共治和法治。”殷勇说。
让老旧小区的居民都能分享北京城市发展成果
老旧小区的改造涉及到北京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不少委员提到了目前老旧小区的问题。
委员陈晓海提到,老旧小区一是私搭乱建现象严重,车位供求矛盾突出,生活设施老化缺失,如何脱困是一个难点问题。
面对这一民生话题,殷勇表示,老旧小区的居民都是北京市居民,要能一起分享北京城市发展的成果。
殷勇解释了老旧小区的难题所在:老旧小区一类是市属国企的老旧小区,大概三千多万平米。第二类是央企老旧小区,也有三千多万平米。老旧小区的难题在于产权关系转化。
他表示,北京已经专门建立机构承接市属国企、央企的老旧小区管理移交工作,并多次跟国家有关部门进行沟通,梳理和报告了在京央企的老旧小区问题清单,并提出了改进这些老旧小区管理服务的政策建议。
“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央企主体责任和属地责任,我们要按照相关规定积极推进工作。”殷勇强调,“当然,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我们都要全力做好老百姓最基本的城市生活保障。”(文/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