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北京冬奥公园,游客在滑雪大跳台、高炉景观前自拍。资料图片/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11月30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举行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北京主办城市系列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专场。会上介绍,截至今年10月底,北京市pm2.5累计浓度32微克/立方米,创下有监测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优和在京津冀及周边“2 26”城市中最优的“双优”成绩。此外,北京市将在重点街道、重要节点布置10处不同内容的冬奥主题花坛,增添冬奥喜庆气氛。
●空气质量
截至10月底pm2.5累计浓度“双优”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于建华介绍,2021年北京市继续深入推进“一微克”行动,截至10月底,pm2.5累计浓度32微克/立方米,创下有监测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优和在京津冀及周边“2 26”城市中最优的“双优”成绩;二氧化硫浓度已连续多年仅为个位数,远优于国家标准,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于建华介绍,“十三五”以来,北京建成“天空地”一体化、智能化空气质量网格化监测系统,实现对街道(乡镇)颗粒物监测全覆盖。能源结构绿色低碳,大力推进能源清洁化战略,燃煤消费总量不断下降,基本实现平原地区“无煤化”。车辆结构绿色优化,疏堵结合累计淘汰老旧机动车112.5万辆,推广新能源车48.5万辆,国五及以上排放标准机动车占比达70%,机动车结构达到历史最优。
●碳中和
50余万吨绿化造林碳汇量将捐冬奥组委
园林绿化如何助力冬奥碳中和?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高大伟介绍,通过专业部门的实地测量与计算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北京市160个监测样地绿化造林已产生50余万吨碳汇量,这些碳汇量将由北京市政府捐赠给北京冬奥组委,支持北京冬奥会碳中和。
高大伟介绍,截至目前,北京累计新增造林绿化面积85万亩,为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碳汇量的来源。北京用国际公认的科学方法进行项目碳汇量的计量和实地监测。“通过科学评估,我们已研究形成了油松、侧柏、杨树、国槐、栎类等16个北京主要乡土造林树种的碳汇效果评估模型体系,支撑了冬奥碳中和造林工程碳汇功能评估的科学与精准。”
另据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二级巡视员李涛介绍,北京将推动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开展试点示范,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和园区率先探索碳中和实现路径。力争到“十四五”末,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水耗继续保持全国先进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挥发性有机物年排放强度持续降低。
●冬奥绿化
延庆实现用绿色联通赛区
高大伟介绍,为了给冬季增添更多的绿色,冬奥组委办公区、三高炉和秀池周边绿地等4个点位进行了大叶女贞、广玉兰等常绿阔叶树试种。北京市还将在重点街道、重要节点布置10处不同内容的冬奥主题花坛,增添冬奥喜庆气氛。目前,各区的冬季景观增种补植正在进行,并将在明年1月中下旬全面完成。北京市已在冬奥竞赛场馆和重要联络线实施绿化建设251.2公顷。近三年在延庆赛区周边完成绿化造林9.08万亩。在京藏、京新、京礼高速和京张高铁等重要交通廊道累计完成绿化近7万亩,实现了用绿色联通冬奥赛区的目标。
●水生态
地下水水位回升4.98米
北京市水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杨进怀介绍,北京推进河湖岸线空间开放共享,推进城市滨水空间慢行系统建设,完善河湖空间服务设施,开辟垂钓区、皮划艇活动区,结合冬奥,开放天然河湖水域供市民开展滑冰等冬季冰雪运动。
北京今年经历了122天的“超长汛期”,从6月1日入汛至9月30日,全市平均降水量792.6毫米,累计降雨量为60年以来最多,降雨形成的水资源量超过56亿立方米。通过入河、入海、入地生态补水,截至11月19日,平原区地下水平均埋深16.93米,地下水水位比年初回升4.98米,地下水储量增加25.5亿立方米,为冬奥营造了良好的水生态环境。
●环境整治
施工围挡严禁乱张贴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丁胜介绍,按照冬奥会、冬残奥会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要求和“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计划,市住建委牵头组织开展全市施工围挡规范整治工作,确保施工围挡“坚固、严密、等高、顺直、整洁、美观”。还开展了集中整治非法小广告专项行动,突出整治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经纪机构涉及利用非法小广告进行房地产销售、出租等情况。
下一步,住建委将在全市房屋建筑及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持续开展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禁止利用施工工地围挡设置户外广告,严禁在各类施工围挡上乱涂、乱画、乱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