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北京冬奥组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科技冬奥”工作。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摄
11月18日,北京冬奥组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科技冬奥”工作。北京冬奥组委技术部部长喻红历数了冬奥会筹办以来,场馆建设、绿色办奥等方面的“科技冬奥”工作成效。“回顾几年来科技冬奥的工作,概括起来就是9个字:有规划、有成效、有期待。”喻红表示。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介绍,通过技术攻关,北京冬奥会从规划设计、建造施工到运维服务等多方面实现关键技术新突破,支撑冬奥场馆高质量建设。
新技术应用
“雪游龙”赛道一次性喷射浇筑成型
“新技术在冬奥会的实际应用情况,我们首先关注的是场馆,这是举办冬奥会的基础条件。”喻红说。
国家速滑馆采用世界跨度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用钢量仅为传统屋面四分之一。被称为“雪游龙”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采用“毫米级”双曲面混凝土喷射及精加工成型技术,1.9公里赛道一次性喷射浇筑成型。国家游泳中心由水立方转为“冰立方”,应用装配式快速拆装和调平动态监测技术,20天内完成“水-冰”场地转换。滑雪大跳台研发了正四面体的模块及正四面体连接节点,实现不同比赛的赛道剖面转化。
5g信号覆盖了所有场馆和连接场馆的道路,包括京张高铁,也有稳定、连续的5g信号覆盖。这为超高清视频、各项智能服务等应用场景提供了必要的网络连接。
冬奥气象预测系统实现“百米级、分钟级”精准气象预报。2月份测试活动中,根据气象预报,12场比赛、训练调整了赛程。
绿色办奥
境内接力火炬将全部应用氢燃料
“绿色是本届冬奥会的办赛目标之一。”喻红说,为实现北京冬奥会碳中和目标,实施了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将张北地区的风能、太阳能等生产的绿电输入北京。赛事期间,北京冬奥会所有场馆将实现100%绿电供应。
国家速滑馆、五棵松体育中心等场馆选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系统,冰面温差控制在0.5℃以内,碳排量接近于零。同时利用冷热联供一体化设计对制冷余热进行回收利用,能效提升30%-40%。
赛事期间,700余辆氢燃料大巴车将在延庆、张家口提供交通服务保障,试制的氢燃料电池应急电源发电车替代柴油发电车,已在国家速滑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测试备用。
喻红透露,北京冬奥会境内接力火炬将全部应用氢燃料。以玉米、薯类及秸秆等可再生资源为原材料生产的可降解餐具,将代替塑料制品为冬奥会提供相关服务。
转播技术
自由视角让观众可选择观赛角度和时刻
转播在现代奥运会中不可或缺。喻红介绍,北京冬奥会有了5g信号覆盖,转播也有新模式。在测试赛的基础上,云转播技术在赛时将与奥林匹克转播服务公司(obs)合作,在“云顶滑雪场坡面障碍技巧”项目提供制作子弹时间。
北京冬奥会新闻发布会视频服务系统,赛时将在传统的文字信息服务基础上,增加新闻发布的音视频内容。8k高清转播车在10月举行的短道速滑赛事中进行了录制和转播,时长22小时。
此外,自由视角能让观众在屏幕上自由选择观赛角度、观赛时刻;场馆全景图片导览可以在线上浏览场馆;室内精准导航帮助观众快速到达场馆座席区域;即将开通的8k频道,将让观众在赛时有机会在电视上看到8k比赛,也有机会在冬奥场馆、城市广场等地通过8k终端看到超高清画面。
关注1
人工造雪不会影响区域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
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部长赵卫东介绍,北京冬奥会雪上项目比赛主要设在延庆和崇礼山区。11月6日,北京迎来今冬初雪,张家口也迎来大范围降雪天气。根据观测,延庆赛区和张家口赛区降雪量达到了暴雪量级。“利用这一轮降温降雪天气,延庆赛区高山滑雪中心和张家口赛区将积极开展人工造雪作业。”
赵卫东表示,为保障比赛用雪质量,国际重大赛事基本采用人工造雪。人工造雪不会对区域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北京市水务局的数据显示,冬奥会赛时需水量占延庆区现状用水总量的1.6%,占延庆区本地水资源量的4‰;赛后需水量占延庆区现状用水总量的2.3%,占本地水资源量的6‰。因此,延庆赛区并不存在水资源短缺问题,冬奥会赛时和赛后用水量不会对延庆区用水安全产生影响。赛时张家口赛区需水量占崇礼区用水总量的9.8%,占崇礼区水资源量的2.8%。上述数据表明,张家口居民生活用水不会因为造雪受到影响。张家口市已经实施云州水库调水工程,该工程自建成以来,已向崇礼区累计调水521.6万立方米,有效减少了崇礼区地下水开采量,防止地下水位降低。
此外,滑雪场优先利用收集贮存的天然降水、地表径流等作为人工造雪水源。人工造雪系统采用目前世界最先进的高效节水人工造雪设备和智能化造雪系统,能够根据外界环境动态保持最佳造雪效率,节约用水。通过对气象等情况的实时监测,选择最适宜的条件下启动造雪机,避免造雪使水资源浪费。
关注2
雪场与医院建立互联互通救治预警系统
“冬奥会雪上项目具有难度大、危险性高的特点,张家口赛区气象条件复杂,大风寒冷天气、陡峭坡面、冰状雪赛道都会成为现场急救的困难和障碍,如何让运动员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快速有效的救治,是冬奥会赛时服务保障中的重要环节。”河北省科技厅副厅长李丛民介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崇礼院区建立了滑雪场与崇礼院区互联互通的救治预警系统和信息化平台,构建了从赛场到医疗站、救护车、直升机再到定点医院闭环式、一体化的医疗救治体系,解决了急救转运途中远程医疗服务的难题,为患者提供了快速、高质量、高效率的救治。目前已成功保障了6次世锦赛,在2021年2月冬奥会测试实战中取得了良好的救治效果。该平台体系将在冬奥会雪上运动损伤救治中应用。
李丛民介绍,保障运动安全方面,张家口赛区在云顶滑雪公园应用了自主研发的防风网技术。该技术打破了国外垄断、解决了建设费用高、建设周期长等多项难题,防风性能、力学性能和视觉效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保障场馆运行安全方面,云顶滑雪公园使用了智慧运营管理系统,集成3d全景安全控制台、移动智能哨兵车、身份识别客流分析、无接触式客房智能识别门锁等多项技术。同时还应用了索道安全运行保障技术,解决了严寒复杂环境下特种设备快速检测监测、故障预警和高效应急等难题,确保冬奥会客运索道安全运行。
此外,张家口还在复杂山地气象预报、客车安全驾驶、供奥食品检测、森林消防安全等方面,应用多项新技术成果,全力为冬奥会的安全举办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