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讯(记者 王琪鹏)记者近日从北京冬奥组委志愿者部了解到,北京冬奥会赛会志愿者培训已全面展开。赛会志愿者培训将分为通用培训、专业培训、场馆培训和岗位培训四个阶段,通用培训和专业培训正在有序推进,全部培训将持续到志愿者上岗并正式开展服务前。
北京冬奥组委建立了科学化、系统化的赛会志愿者学习培训体系。赛会志愿者通用培训采取在线培训为主,线下培训和实践锻炼为辅的方式开展。目前,北京冬奥组委已规划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行为规范等三大类别23门必修课程,并提供了部分选修课程。志愿者在线培训依托北京冬奥组委信息与知识管理平台(ikm)开展学习。
为指导志愿者来源高校开展线下培训,北京冬奥组委志愿者部培训了一批北京冬奥志愿者培训师,将在校内组织冬奥会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通用技能的强化培训。配合通用培训的开展,北京冬奥组委志愿者部、北京团市委、河北团省委联合在志愿者来源高校组织开展了“奔向冬奥”志愿者综合素养提升活动,通过举办知识竞赛、技能大赛、冰雪运动项目体验等寓教于乐的活动,帮助志愿者进一步丰富奥林匹克知识、掌握志愿服务技能。
据介绍,专业培训主要针对各类专业志愿者开展,涵盖对外联络、体育、技术、医疗与反兴奋剂、文化活动、媒体转播、宗教服务等板块的专业志愿者,具体培训工作正在由北京冬奥组委各专业志愿者项目组牵头部门组织实施。
此外,场馆培训和岗位培训工作也在积极推进。据了解,北京冬奥组委志愿者部和场馆管理部正在指导各竞赛场馆和非竞赛场馆运行团队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和完善精准化、个性化的培训方案,并依托正在进行的测试赛不断完善。
根据相关要求,北京冬奥会赛会志愿者严格执行“培训不合格不上岗”,赛会志愿者需在上岗前完成规定课程的学习和考核。除完成规定课程学习外,志愿者在上岗服务前还需参加一定时长的志愿服务实践锻炼。
据介绍,北京冬奥组委高度重视志愿者的疫情防控、心理健康、冰雪知识等内容的培训,在不同的培训阶段,都有针对性地设计了相关课程。根据工作安排,志愿者部正在会同北京冬奥组委相关部门、京冀两地团委和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志愿者培训进行从方案制定、培训实施到赛前测试的全流程的督导评估,以确保各项培训举措落实、落地,确保两地三赛区志愿者都能为北京冬奥会提供同一标准、专业化、有温度的志愿服务。
马上行动
百余大学生志愿者“雪游龙”上岗
北京日报讯(记者 李瑶)被称为“雪游龙”的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正在进行“相约北京”系列冬季体育赛事雪橇国际训练周。来自中国农业大学、首都体育学院、清华大学等6所高校的176名大学生志愿者上岗服务,他们表示,经过测试活动的“考验”,自己已经准备好了,有信心在北京冬奥会上为各国运动员提供高质量志愿服务。
昨天上午,在“雪游龙”男子运动员出发区,来自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学专业的研究生李昊佩戴黄色的“志愿者”臂章,一一引导运动员有序就位。李昊申请担任的是体育业务领域的志愿者,与他所学专业相关。从测试活动开始,他和同学们一起闭环管理,每天负责协助国内技术官员指引运动员出发、联系车辆接送运动员、协助运动员解决问题、落实防疫措施等多方面志愿服务工作。“担任测试活动志愿者,是对明年正式赛时的预备练习。不论是体育项目知识、还是英语口语水平,我都有提高,期望在明年正式赛时能为各国运动员提供高质量的志愿服务!”李昊信心满满。
不仅是李昊,在2021年下半年测试赛期间,“雪游龙”累计上岗176人。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场馆志愿者领域负责人黄振翔介绍,这些志愿者由中国农业大学、首都体育学院、清华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六所高校集中选派。前期的雪车、钢架雪车国际训练周和计时赛期间,上岗志愿者53人,分布在体育、志愿者、场馆通信、技术、反兴奋剂、颁奖仪式6个业务领域。后期的雪橇国际训练周和世界杯期间,预计将陆续上岗志愿者123人,分布在体育、志愿者、媒体运行、转播服务、场馆通信、技术、反兴奋剂、颁奖仪式、语言服务和赛事服务10个业务领域。
为全面提升测试赛志愿者的综合素质、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采用“理论学习与实地踏勘相结合,线上教学与线下集训相结合”的方式,在测试赛前和赛事期间,对志愿者开展由通用培训、专业培训、场馆培训和岗位培训组成的系统化学习培训,特别就疫情防控要点和个人防护技能、志愿服务工作规范等重点内容开展专题培训,进一步提高志愿者服务保障赛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