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5年到2022年,石景山区电厂路小学深耕冬奥冰雪教育,2021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授牌为全国唯一“冰雪学校”。今年,随着冬奥会、冬残奥会相继闭幕,北京进入后冬奥发展时代。在后冬奥时代,冰雪教育将如何作为?昨天,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石景山区电厂路小学校长薛东做客北京青年报直播间,畅谈学校特色的冰雪教育以及在“双减”课后服务中发挥的作用。
在北京青年报直播间,薛东代表向网友们介绍了学校特色冰雪教育的缘起。2015年7月13日,北京申办2022冬奥会成功。由于学校距离北京冬奥组委直线距离只有1000米,是北京市第一个冬奥社区的辖区学校,具有开展冬奥教育的天然优势。“这应该是学校发展特色教育的一个机会,借助区域地缘优势,学校初步开发了冰球、冰壶等冰雪运动校本课程,同时积极组织学生进行上冰体验、观看冰球比赛和花样滑冰比赛等,冰雪教育从零开始。”薛东说。
冰雪教育需要场地支持。经过7年的发展,学校建成了全国第一条学校真冰冰壶道,操场还有旱地冰球场地1块、冰蹴球场地2块、旱地冰壶场地1块。冰雪运动旱地化实施,使得器材价格低廉,并确保学生参与冰雪运动的安全。目前,涉及冰雪教育的校本课程已经基本成型。内容主要体现为“2 8 5”模式。“2”代表全体学生每学年参加一次上冰或者上雪训练;“8”代表旱地冰球、旱地冰壶、越野滑轮、冬季两项、冰蹴球、轮滑、雪车、轮滑冰球等8个冰雪项目的个性化训练(旱地化实施,注重基础训练);“5”代表冰球、冰壶、越野滑雪、短道速滑、冬季两项5个真冰、真雪项目(专业化训练)。随着冬奥会、冬残奥会举行,学校的课程和活动也越来越丰富。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冰雪教育非常受欢迎。
今年3月,随着冬奥会、冬残奥会相继落幕,大家不禁担心,冰雪教育还怎么进行下去呢?对此,在直播间,薛东介绍,事实上,经过几年的发展,学生们已经实现了全员上冰、上雪。除了在校期间上课,因为掌握了滑冰滑雪技能,学生们还会在假期和家人、朋友们去滑雪场玩。
“在学校,学生利用课上和课余时间走进冰壶馆,课后也可以邀请家人、朋友前来。整个学校,已经形成了热爱冰雪运动的氛围,并辐射到周边社区。”薛东说。同时,在双减背景下,冰雪运动也丰富了课后服务内容,在后冬奥时代仍大有作为。此外,空竹、篮球、足球、武术操等体育运动,也逐渐被打造为课后服务的特色课程。
在直播间,薛东还谈到,劳动教育也是双减背景下的一项重要内容。
今年9月将实施的新课标,将劳动课的内容分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三大类别,下设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等10个不同任务群。薛东告诉北青报记者,他非常支持劳动教育纳入新课标。事实上,从2015年开始,学校每年都举办“劳动大比拼”活动。一二年级的孩子比系鞋带等技能,三四年级的孩子比包饺子、做寿司,五六年级比炒菜等烹饪技巧。通过持续性、系统性的活动,让孩子们积极参与劳动,不让劳动教育“走过场”。目前,学校为学生们提供了菜园等劳动实践场所,让孩子们“有地种菜”,在劳动的同时,享受到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