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陆铭:统一大市场需优化资源配置,让市场和政府协调配合-皇冠登陆ip网址

2022-05-28 13:57

来源标题:陆铭:统一大市场需优化资源配置,让市场和政府协调配合

5月28日,2022新京智库春季峰会“大内需、新消费——统一大市场,消费新变局”经济之策分论坛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表示,要以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市场经济根基。构建统一大市场过程中,要更好地发挥市场功能和政府功能之间的协调和配合。此外,陆铭提到,统一大市场的形成目前有三大观念障碍亟待突破。

▲2022新京智库春季峰会。图/新京报

一体化市场要有统一监管标准

当前面临全国市场一体化程度不够高的局面,需要以全局视角来实现经济高质量的发展。陆铭认为,实现经济增长需要从生产要素的积累和全要素生产率两个角度来考虑。从生产要素的积累角度讲,目前我国面临劳动年龄人口下降、投资回报逐渐下降、依靠土地扩张推进经济增长不可持续等问题。在这一情况下,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就变得更加重要,尤其是要提高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和地区之间的配置效率。

陆铭说,可以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特别是劳动力、土地和人口等生产要素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一体化的配置。“劳动力在不同地区之间、在农村和城乡之间实现自由流动,有助于各个地方实现产业的合理集聚和分工,这样就会形成有的地方可大量集聚制造业和服务业引领国家现代化发展,有的地方承载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功能等。”

在构建统一大市场的过程中,陆铭认为,要更好地发挥市场功能和政府功能之间的协调和配合。一方面要更加充分地发挥价格机制对于生产要素配置的引领作用,“营商环境较好的地方投资回报就会比较高,劳动力的收入也会比较高,可以引导劳动力和人口流入。公共服务、营商环境不足的地方,劳动力和资本就会离开,这样就会产生以‘用脚投票’机制来约束地方不合理的低效率行为。”另一方面,对于跨界的公共基础设施如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需要政府进行全国范围内的协调建设。

此外,还需要统一标准。“如果各自为政,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市场准入或者监管标准,这样也不行。”陆铭指出,“全国要有统一的市场监管标准,行业进入的负面清单等,这样才能够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

▲2022新京智库春季峰会。图/新京报

需突破三大观念障碍

陆铭在谈及形成统一大市场面临的困境时指出,当前存在担心统一大市场不利于区域平衡、片面强调人口和经济集聚成本、忽视国内移民的积极性三大观念障碍待突破。

对于一些人担心的统一大市场不利于区域平衡的问题,陆铭认为,公众希望实现的平衡发展是一种经济和人口的空间均匀分布的状态,但均匀不等于平衡。事实上,在经济发展中,让经济和人口向着少数地区集聚,它所代表的结果是人均意义上的平衡,集聚和平衡并不矛盾。目前我国人口在逐渐集中,并正向经济集中的趋势靠拢,不同地区之间的人均gdp差距在逐渐缩小,中国正在走一条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的道路。

也有观点认为,片面强调人口和经济集聚所带来的成本压力。陆铭说,人们过于夸大集聚带来的成本问题,例如城市病、拥堵、污染等等,都将其归结为人口过于集中。但在现实生活中,不管是发达国家的经验还是中国今天所呈现的状态,都是通过技术的进步和管理的改进,不断克服由于人口集聚所带来的污染和环境等问题,很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已极大缓解了人口集聚所带来的问题。

此外,陆铭认为,国内不同地区之间的自由移民有利于实现统一货币区的发展前景。

▲2022新京智库春季峰会。图/新京报 

优化资源配置畅通国内大循环

在中国走向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过程中,人口和土地资源如何畅通国内大循环?陆铭说,土地资源方面,未来的统一大市场将逐渐面向全国优化资源配置,探索建立全国性的建设用地和补充耕地指标。“为人口持续流入地区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在人口流出的地区,若有闲置的建设用地、建设用地指标或补充耕地指标,就可以流转出来,到人口流入的地区去使用。”

此外,户籍制度的改革也在助力畅通国内的劳动力资源大循环。他认为,特大和超大城市要顺应人口流入的趋势,改革城市积分落户制度,逐渐实现把户籍制度变成一种在常住地登记的制度。以后将实现公共服务按照常住人口配置,这样可以极大地推进外来人口的市民化,最终实现畅通国内的劳动力资源大循环。

“我们期待中国经济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过程中,突破观念和体制的障碍,在区域经济上,实现在发展中促进人均意义上的相对平衡。”陆铭说。

责任编辑:魏超(qn0014)作者:刘欢 秦胜南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澳门皇冠彩票网址的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