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24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北京并发表重要讲话。全国两会闭幕后,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届十三次全会于3月16日至17日召开。会议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表决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决议》。市委书记郭金龙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蔡奇,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伟,市政协主席吉林出席。郭金龙指出,习总书记确定了北京发展的“新坐标”,描绘了北京发展的宏伟蓝图,为我们制定了具体的“路线图”。我们要不断同习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对标对表,深化思想认识,拓宽发展视野,转变发展思路,更好担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任务和重大责任。
疏解:
思想上不能有丝毫偏差,也绝对容不得七嘴八舌
郭金龙强调,要坚定不移地疏解非首都功能。三年前,习总书记给我们讲大禹治水的典故,一个“疏”字让我们豁然开朗;三年后,习总书记又给我们讲舍与得的道理,一个“舍”字让我们醍醐灌顶。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北京发展进入新阶段,不疏不舍就不可能科学发展,不治“城市病”就没条件发展,必须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更加自觉地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这个重大问题上,我们思想上不能有丝毫偏差,也绝对容不得七嘴八舌,必须进一步深化对疏解和“治病”的认识,从“要我疏”“要我治”转向“我要疏”“我要治”。要舍得出去,从被动认识转向主动谋划,不断增强行动自觉,努力提高工作本领,积极探索疏解功能谋发展,在这场“大考”中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疏解是发展的前提条件。疏解非首都功能,本质上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调结构、转方式,就是缓解人口资源环境的突出矛盾,就是更好地履行作为国家首都的职责。要围绕疏得出存量、控得住增量,迁得出去、落得下来,建立疏解功能的长效机制,稳扎稳打、久久为功。
治理“城市病”是发展的必然要求。牢固树立“抓经济是发展,抓环境建设、抓城市治理也是发展,而且是更高层次发展”的观念,坚决打好“城市病”治理的攻坚战,促进城市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通过深化改革,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努力把每条大街小巷、每一个社区都管好、治理好,筑牢防范“城市病”的堤坝,探索中国特色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让城市越来越美好。
提升城市发展水平是努力方向。北京作为首都,有着丰厚的资源优势,完全能够实现更好的发展。要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引领,坚定不移疏堵结合、腾笼换鸟,加快培育金融、科技、信息、文化创意、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节能环保、集成电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支持传统优势企业实施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技术改造。集中力量抓好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三城一区”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努力打造北京经济发展新高地,更好地辐射带动京津冀城市群发展。
保障改善民生是根本目的。要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进一步走好新形势下的群众路线,认真总结经验,坚持把疏解功能与完善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提升群众生活质量结合起来,坚持以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为导向,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的就业、就学、就医、住房、环境、交通等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综合方略。利用疏解腾退的空间,着力完善便民商业、养老健康、文化休闲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一刻钟社区服务圈”,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的获得感。
规划:
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硬约束
郭金龙强调,要坚持规划引领发展。更加自觉地以习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抓紧完成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切实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
要更加突出核心功能。北京“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功能定位,体现着城市发展的价值,服务保障好这些核心功能,是我们的崇高使命和重大责任。要始终牢牢把握城市战略定位,正确认识和处理好“都”与“城”的关系,不断提升服务保障首都核心功能的能力和水平。要以大历史观来看待城市副中心建设,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建设好副中心,着力构建功能清晰、分工合理、主副结合的空间格局,加快形成北京城市发展的新骨架。
要更加突出生态保护。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硬约束,把人口总量上限、生态红线、城市开发边界三条线,体现到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中,体现到各类专项规划中,并以强有力的措施落实到位,提高城市发展的持续性和宜居性。克服被动治理的思维惯性,积极探索量水发展的新模式、新途径。坚决打好环境污染治理攻坚战,让群众增加更直接的环境改善获得感。
要更加突出协同发展。协同发展是北京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更加坚定不移地沿着协同发展的道路走下去,努力推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三大重点领域实现更大突破,推进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加强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更好地发挥北京“一核”的作用。我们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将原来四类功能区调整为核心功能区和生态涵养区,各区都要找准自身定位,拓宽发展视野,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格局中。
要更加突出文脉传承。北京历史文化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要增强文化自信,更加重视做好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加快构建涵盖旧城、中心城区、市域和京津冀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更加精心保护好世界遗产,加强对“三山五园”、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凸显北京历史文化的整体价值,把北京城市的历史文化传承好,强化“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
冬奥:
确保主要竞赛场馆和基础设施在2019年底前建成
郭金龙强调,要全力做好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深刻认识北京冬奥会对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升北京城市发展水平的牵引作用,扎实高效做好各项筹办工作,确保办成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努力交出冬奥会筹办和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两份优异答卷。
要全面落实办奥理念。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是新发展理念在北京冬奥会筹办中的具体体现。我们要自觉贯穿筹办工作全过程。主动协同、落实帮扶,坚决打一场治气、治沙、治水的攻坚战,加快整体改善京张地区生态环境。坚持用办奥理念来审视各项筹办任务,既充分尊重、严格遵循国际规则、国际惯例、国际标准,又彰显民族特色、文化特色、中国元素,确保办出国际一流水准,充分展现大国风采,极大振奋民族精神。要结合筹办工作实际,加强对办奥理念的宣传阐释,凝聚更广泛的社会共识,切实增强全社会的成就感和获得感。
要扎实推进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考虑赛事需求、环境保护和赛后利用等方面要求,让所有场馆设施都建成精品工程。严格落实工程计划,确保主要竞赛场馆和基础设施在2019年底前建成。深度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十三五”规划,力戒贪大贪多、奢华浪费,确保所有工程都能最大限度发挥使用效果,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
要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与冬奥组委紧紧拧成一股绳,多向冬奥工作领导小组请示汇报,加强与中央有关部委、兄弟省区市沟通协调,加强与国际奥委会等国际体育组织交流合作,努力构建无缝对接、协同作战的工作局面。深度发掘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的作用,吸引社会资金和社会力量参与筹办,更广泛普及群众性冰雪运动,更高水平发展冰雪体育产业,更有力支持冰雪竞技项目。科学有序做好宣传推广和社会动员工作,引导广大市民群众增强东道主意识,赢得最广泛的社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