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呸!”一口浓痰划出一道抛物线后,落在了地上,吐痰者毫不在意地继续前行,而周围的行人却因这样的不文明行为而作呕。如此重口味场面,想必每个市民都经历过。
在一些公共场所,因随地吐痰而出现的痕迹犹如伤疤,严重影响城市环境与市民健康。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近日调查发现,疫情之下仍有人摘下口罩就吐痰,公交站台、室外吸烟区等公共区域,都成为随地吐痰的重灾区。
近日,北京市发出“争做文明健康好市民倡议书”,其中“不随地吐痰”被视为讲卫生的“文明范儿”,也是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一口痰可以吐出数千万病菌,肺结核、流行性感冒、麻疹等疾病都可通过其进行传播,随地吐痰,这个陋习真的就改不了了吗?
在四惠公交枢纽的站台上,一辆辆公交车首尾相接,车上与站台上乘车人并不多。然而,站台上痰迹斑斑连成一片,显得十分刺眼。
与四惠公交枢纽站台类似,记者调查发现,很多公交站台、室外吸烟区等公共区域,都成为随地吐痰的重灾区。很多痰迹因为时间长,在地面上形成了黑色的斑块。
记者调查发现,多数公交站台旁都设置了垃圾桶,虽然垃圾箱赫然而立,但仍挡不住有人随地吐痰。在很多站台,随地吐痰在垃圾桶周围更是集中、高发地出现。
北京市政协委员荆志成曾在调研中发现,在二环以内的多个十字路口和游人较多的闹市区,大概每隔四五秒钟就有一人随地吐痰。
随地吐痰不仅因为影响环境令人生厌,还会对健康造成巨大的危害。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吴宜群表示,很多飞沫传染的呼吸系统疾病,通过痰液都可能进行传播。对于已经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来说,随地吐痰的害处更大。这些患者的痰中含大量的细菌、病毒、肺支原体、真菌等。如果是肺结核的病人随地吐痰,结核杆菌会因此出现在空气中,即使痰干了病菌也会残留较长时间,同样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对他人健康会造成威胁。研究显示,吐出的一口痰中可能会含有几千万个病菌。像非典型肺炎、流行性感冒、麻疹等疾病,也可能因为随地吐痰而进行传播。
一些随地吐痰者在吐痰后会用脚踩一下,美其名曰“踩一脚就没事儿了”“这样可以防止细菌传播”……而这种做法非但不会防止细菌传播,反而会因为增加了细菌、病毒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加快了传播速度和范围。
随地吐痰使不得,吐了之后踩一脚更是错上加错。
吴宜群表示,市民可随身携带纸巾,将痰吐到纸巾中再将其丢入垃圾桶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这么做不仅是对环境做了贡献,更是对大家的健康负责任。”
而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不随地吐痰”也被写进了国家卫健委编制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同风险人群防护指南》中。
对于随地吐痰的治理,多地推出了几十至数百元的罚款规定,但是收效甚微,随地吐痰的现象仍旧时常出现。
吴宜群认为,应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提高对学生的宣传教育,对随地吐痰高发、集中区域进行重点管理,增加处罚力度,加强监管。对随地吐痰的行为,可随手拍进行曝光,让更多的人意识到随地吐痰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