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的殷殷嘱托,犹在耳畔。
8年来,以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根本遵循,北京在老城保护和复兴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砥砺前行。
大规模文物腾退、街区生态重塑、胡同民生改善……老城中的历史文化遗存逐渐擦亮,深入城市肌理的历史文脉焕发底蕴。
保护传承与时代创新相得益彰,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北京,这座拥有3000年建城史、800年建都史,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老都城,正在焕发新的青春。
阜内大街经过更新,老舍先生笔下“最美大街”风情重现。北京日报记者 潘之望摄
老城记忆回到市民现代生活中
2017年9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发布,多年的“旧城”提法被“老城”取代。一字之变,意味深长。
有专家评价:“老”字代表的是认识程度的提高,说“老城”,是对城市历史积淀的尊重。
历史文化,是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积淀和过往记忆,是深入到这座城市血液中那薪火相传的古都文脉。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多次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要加强世界遗产和老城的整体保护,精心保护好这张中华文明的金名片。”
落实总书记要求,擦亮古都“金名片”,全市上下行动起来,启动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
7.8公里长的北京中轴线,仿佛古都的脊梁,绵延7个多世纪。
为了亮出这条贯穿老城南北的历史景观,恢复中轴线上的老城记忆,近年来,北京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腾退修缮了皇史宬、太庙、天坛、先农坛等中轴线沿线重点文物单位;修复珠市口至天桥御道景观,贯通南中轴御道,从天桥可毫无遮挡地看到正阳门;中轴线北段,北海医院和天意市场建筑降层拆除,打通中轴线视廊阻点……
如今,中轴线上的最高点景山公园万春亭,已是中外游客的重要打卡点。南北眺望,蓝天白云下,红墙黄瓦的宫殿建筑和青灰色的民房相映成趣,从近处的紫禁城,到远处的天坛、正阳门再到钟鼓楼,一条壮美的中轴线一览无余。
“这儿什么都有,有御河、有故宫的角楼、有景山、有北海、有白塔、有金鳌玉蝀桥、有团城、有红墙、有图书馆、有大号的石狮子,多美,多漂亮。”这是老舍先生笔下的“最美大街”——阜内大街。
从2015年开始街区整理,阜内大街一期项目(阜成门至赵登禹路段)已经完成,二期正在进行之中。老舍先生笔下的“最美大街”风情重现,而且,集步行、骑行、市政设施摆放、非机动车停放、景观绿植点缀等功能于一体的“市政休闲带”;集合电力线、路标、信号灯等于一身的“综合杆”,让这座大街在还原传统风貌的同时,还增添了几分现代气息。
前门大栅栏,老城历史上的商业中心。占地3.3万平方米的北京坊,唤起了老城的繁华记忆。
这片600年历史的街区,改造启动于2003年,用了前后14年时间打磨。除了核心建筑百年劝业场修缮一新外,沿街8栋国内顶尖的建筑师操刀设计的单体建筑,各有各的魅力,楼与楼之间刻意保留了原先蜿蜒曲折的胡同肌理,承接着老街区的历史印记。
带有温度的老城记忆,越来越多地回到市民身边,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金名片”越擦越亮。
历史文化底蕴与新的街区面貌交相辉映
鼓楼西大街,形成于元代,是北京最古老的斜街。历经800年的风雨,元大都的都城营造几乎都不存在了,这条老街是远去的王朝留给后人仍可触摸的留念。不过随着岁月变迁,杂乱的违建、无序的停车、拆墙打洞的小门脸儿……侵蚀着老街的风韵。
有多少历史悠久的胡同、街巷如鼓楼西大街一样,历史底蕴被杂乱无章遮蔽着。更不用说大量的背街小巷,在很长时间里如同被遗忘的角落。
街区改造,绝非易事。正如古建专家王世仁所说:“改造一条历史悠久的老街,远比兴建一条新街难度大得多。”
道虽迩,不行不至。北京迎难而上。
西城区创造的“街区整理复兴计划”,既让鼓楼西大街得以现代设施的改造,又让它的历史风韵完整保留。所谓“整理”,不破坏街巷肌理,只拆违建;不拓宽道路,把沿街停放的机动车导引到地下空间;不重复低端业态,引入大型超市、便利店等;所谓“复兴”,是引入休闲书吧、文化博物馆等与街区定位相匹配的业态,让文化的复兴得以实现。
与此同时,在疏解整治促提升的大背景下,2017年,北京启动了老城背街小巷3年提升计划。开墙打洞、私搭乱建、胡同乱停车、堆物堆料、电线凌乱等胡同乱象,逐一整治。
至2019年,三千余条背街小巷旧貌换新颜。但背街小巷的提升并没有就此收官。2020年,新一轮为期三年的背街小巷整治行动再次开始。
雨儿胡同的改造是一个成功的样板。经过拆除160余间违建,接通上下水,建设独立的厨房、卫生间等疏解整治措施,不仅保留下纯正的胡同气息和胡同的魂,而且真正让老胡同居民过上了现代化的生活。干净整洁的胡同,让老街坊们感觉“久违的烟火气又回来了”。
“商气”太多,也不是北京胡同该有的样子。比如曾经的南锣鼓巷。它一度被游客当成北京胡同的代表,游人如织,由此引来形形色色的投资和生意。“繁华”之下,弊端凸显:游客超载、业态低端、风貌遭破坏、居民不堪其扰。
这是印象中的老北京胡同吗?这是向往中的胡同生活吗?当然不是。2016年春,南锣自请摘了3a级景区资质的金字招牌,暂停接待旅游团队。将生意拒之门外,图的是留住北京味道。
经治理提升后的南锣鼓巷胡同肌理结构恢复完整,这条786米的古巷,重新聚集起150多家创意文化特色鲜明、风格各异的门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焕然一新的街区面貌交相辉映。
保护、传承和发展的北京经验
2021年7月召开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成果亮相,为世界各国城市历史景观保护提供可借鉴的“北京经验”。
北京的经验是什么?
时光回到8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时这样说:“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历史文脉,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8年中,北京以总书记的指示为纲领,转化为实践,落实到行动。
2017年9月,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老城”的概念第一次写入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
2020年8月,《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发布,北京历史文化街区占核心区总面积的比重由22%提高到26%,占整个老城面积的38%。
同一年,《北京老城保护房屋修缮技术导则》施行,明确提出,二环路以内胡同街区的环境整治,应保持胡同原有肌理、走向和空间尺度,塑造具有老北京文化特色的胡同空间。
今年,最新修订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开始实施,为进一步擦亮北京历史文化遗产金名片提供了法律支撑。
总归、详规、导则、条例……北京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纲维有据。
保护,是“对历史负责”,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最终要实现人民的获得感提升,是“对人民负责”。北京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始终强调“以人为中心”,充分考虑文化遗产对人的价值和意义,使市民切实感受到保护带来的好处。
东城区以南锣历史文化街区修缮整治项目,政府给居民提供一张自选“菜单”,是定向安置、货币补偿、平移置换还是留住修缮,自个儿说了算,不再是以往征收拆迁的旧思路,居民中“要我改”的思想转变为“我要改”的意愿。通过腾退安置,居民从户均不足25平方米达到110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由8平方米增至37平方米,真正达到了“小康水平”。
补齐民生服务的“短板”,是近年来北京老城保护复兴的重要途径。
胡同生活,如厕是第一难。坑位少,异味儿重;冬天冷,夏天热。从2017年开始,北京启动核心城区老旧公厕改造,两千余座公厕升级达标。
随着“疏解整治促提升”的深入推进,不少低端农贸市场、胡同小店关停,居民买菜购物有了不便之处。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各种因地制宜的便民服务设施深入街巷,布点社区。前门西兴隆街胡同菜市场“微风市集”文艺范儿十足;长椿街的“智能方”地下仓储集仓储、阅读、健身等功能于一体;展览路榆树馆百姓生活服务中心玩起“跨界”,一站式满足居民生活所需……胡同中,树荫下,灰墙边,有老北京的静谧端庄,亦有现代生活的种种便利。这,才是真正的北京胡同生活吧。
这种内涵更丰富的胡同文化正悄然兴起,融入到“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中,演进着不断丰富、绚烂的城市文化,正在成为今后北京历史文化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