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模型。
北京市十大交通枢纽展示模型。
2月23日,北京同仁医院(亦庄院区)自助服务区。
2月23日,北京同仁医院(亦庄院区)医保政策咨询窗口。
2月23日,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施工现场。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2·26”重要讲话发表八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了诸多成效。
2月23日,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效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市发改委举行。北京市委市政府京津冀协同办协同综合处处长周浩表示,八年来,北京市紧紧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牛鼻子”,持续加强与天津、河北两省市的协同联动,推动雄安新区和城市副中心“两翼”联动发展,重点领域任务取得新突破,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取得积极成效。
●疏解非首都功能
北京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占比下降
周浩介绍,在疏解非首都功能方面,2014年以来北京市累计退出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约3000家,疏解提升区域性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近1000个,建设提升便民商业网点7000余个;核心区三级医院床位累计疏解2200余张,2021年核心区三级医院外地患者较2019年同期减少约186万人次。
人口和城乡建设用地连续四年、建筑规模连续三年减量,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占比由2015年的59.3%下降到2020年的50.2%。北京已成为全国第一个减量发展的城市,减量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首都城市发展方式实现深刻转型。
在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建设方面,北京扎实落实京冀两省市共同推进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有序推进“三校一院”交钥匙项目建设,幼儿园项目竣工交付,中小学项目进入收尾阶段,医院项目主体结构封顶;落实北京市支持雄安新区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工作的意见,对口帮扶雄安学校29所、医疗机构5所。
在高水平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方面,北京配合国家出台支持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制定北京市实施方案和任务、政策、项目三个清单。市委市政府等市级机关正式迁入,首批搬迁涉及35个部门、165个单位、约1.5万人。行政办公区二期10个地块全部实现开工,副中心剧院、图书馆、博物馆三大建筑全部实现主体结构封顶,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在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方面,正在研究建设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在交通一体化方面,北京市交通委协同发展处处长赵阳介绍,京津城际延长线、京张高铁、京雄城际铁路、京哈高铁京承段等建成通车,丰台、朝阳火车站及配套交通枢纽加紧建设,加快打造成京津冀区域一体化交通新格局,相邻城市间基本实现铁路1.5小时通达,京雄津保“1小时交通圈”已经形成。
2022年,北京将协调推进京唐城际、城际铁路联络线一期建设,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平谷线建设。推进朝阳站、副中心站配套交通枢纽及地铁3号线建设,丰台火车站建成通车;试点试行到北三县的定制快巴,并逐步在环京地区推广。
●冬奥牵引带动效应
北京冬奥会竞赛场馆将实现四季运营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冬奥牵引带动效应被不断放大。
目前,北京冬奥会所有竞赛场馆都制定了《场馆遗产计划》。北京冬奥组委总体策划部遗产管理处处长刘兴华介绍,冬奥场馆赛后利用将重点突出几个方面。一方面,将全面向公众开放,举办丰富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服务全民健身。
另一方面,将举办高水平体育赛事,继续申办、举办高水平国际赛事和各项国内赛事,带动大众赛事和地方发展。
同时,实现场馆四季运营,所有冰上场馆四季向公众开放,举办大型赛事和文化休闲活动。其中,延庆和张家口山地雪上场馆,冬季将开展雪上项目大众体验和举办赛事,非雪季则发展区域特色旅游休闲、山地度假、户外运动等产业,实现场馆四季运营。
此外,将实现场馆与地区联动发展。借助京张高铁、京礼高速等快速交通线路,使场馆赛后利用融入地区整体发展。
刘兴华表示,下一步,北京冬奥组委将以冬奥场馆资源和奥林匹克公园为依托,加速推动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助力京西“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延庆“最美冬奥城”和张家口“全亚洲冰雪旅游目的地”建设,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持续带动京津冀区域一体化长远发展注入新动力。
●京津冀城市群
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去年gdp达3.9万亿
北京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建设定位清晰、梯次布局、协调联动的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推动形成京津冀城市群主干构架。
目前,北京市已印发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重点任务落实工作方案,把各项任务纳入北京市“十四五”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要点,加强对“通勤圈”“功能圈”“产业圈”任务统筹实施。
周浩表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已取得积极成效。2021年北京企业对“通勤圈”投资次数是2015年的2.4倍,“通勤圈”作为北京产业发展腹地作用显现。2021年北京企业对“功能圈”“产业圈”投资次数分别是2015年的2.2倍、2.1倍。2021年,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万亿元,占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四成。
记者了解到,“通勤圈”将坚持公交优先,积极发展区域快线,提升通勤效率;推进公共服务资源延伸,促进职住协同、要素互补,形成同城化效应。“功能圈”将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建设,抓好“交钥匙”项目后续工作,办好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产业圈”将支持重点产业承接平台建设,推动应用场景和技术项目合作,共建新能源汽车、工业互联网等上下游衔接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积极发展冰雪运动产业,打造京张体育文化旅游“金名片”。
●探访
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开始主体结构施工
副中心站枢纽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核心区,总用地规模约59公顷。2019年11月30日开工建设,计划于2024年底完工,将建设成为车站、城际铁路、轨道交通与城市功能有机融合,站城一体、产城融合的北京新门户。目前,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枢纽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登科介绍,副中心站枢纽工程的地下建筑规模128万平米,地上规划建筑规模139万平米。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京唐城际铁路和城际铁路联络线车站、地铁平谷线和m101线车站、接驳场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公共服务空间、市政配套设施等6部分。截至目前,枢纽项目主体工程土方累计完成至66%、结构累计完成至26%。
“该工程建成后对北京东部地区乃至整个京津冀地区交通发展的重要作用。”张登科表示,一方面,通过副中心站的建设,6号线、平谷线可实现快速联系皇冠登陆ip网址城,地上进行综合开发,主要布置商务办公,可提供4万多个就业岗位。
另一方面,通过城际铁路可实现高效辐射京津冀区域,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现代化的交通支撑:项目内设置京唐城际和城际铁路联络线,建成后15分钟到达首都机场、35分钟到达大兴国际机场及河北唐山市,1小时内到滨海新区及雄安新区。
此外,通过便捷的交通及地上综合业态的布置,节约市民的出行时间、提高生活品质,并在一定程度上做到职住平衡,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样板示范。
北京同仁医院崇文门院区疏解床位800张
医疗是最大民生。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非首都功能疏解要求,北京同仁医院主体从原来的崇文门院区顺利南移至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亦庄院区,崇文门院区圆满完成疏解床位800张、职工1300余名的任务。
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黄志刚介绍,去年12月,医院主体南移后亦庄院区,日均门急诊量由2020年11月亦庄院区新门诊开诊前的2643人次增至4960人次,增幅达87.7%;当月出院5480人次,比病房搬迁前的2592人次增长了52.7%。
黄志刚介绍,推动异地就医实时结算工作是该院近年来的重点工作之一。
2017年,北京同仁医院启动住院患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结算量逐年增长,2021年达25799人次,占全部医保患者的40%。从患者来源看,河北省患者最多,占32.72%。住院科室以眼科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为主,占总出院患者的64.99%。住院例均费用为15363.54元,平均报销比例为54.45%。
去年,北京同仁医院启动门诊患者异地就医实时结算工作,目前不仅支持持社保卡结算,也支持持医保电子凭证结算。从门诊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患者来源看,河北省患者最多,占49.03%,其次是来自天津市和辽宁省的患者。
采写/新京报记者 徐美慧 图片/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