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北京西直门外大街由东向西的第一高楼已经改头换面,挂上了“北京金融科技中心”的招牌。楼内,曾经以回廊式分割成的3000多个小店铺也被重新区隔,变成高档办公室。
2024年是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第十个年头。舍掉那些曾经创造过不错产值和利润的工厂、店铺,是否冲击了北京的经济?北京在全国率先步入减量发展时代,是否意味着也同时“减”掉了城市发展的机遇和竞争力?这是不容回避的问题。
说回北京金融科技中心,其前身曾是动批地区的最大市场——世纪天乐服装城。2018年,全面完成“动批”45万平方米疏解任务半年后,北京启动建设金融科技创新示范区,一座座批发市场陆续完成“镀金”。
说是“镀金”,并不夸张。
产业从服装批发向金融科技转型的过程中,人少了——从业人员从4万降至1万,日均客流量由10万降至1万;产值却翻了数番——过去“动批”虽然每年能创造6000万元的经济效益,政府投入的各项管理成本却超过1亿元,转型后一年税收就有20亿元。
从“动批”推而广之,整座城市的发展都必须算好投入与产出的经济账:管理成本的降低能使政府将更多的钱花在“刀刃”上;以更少的要素投入和能源消耗,创造更大的价值,才能谋求更长远的发展。
放眼世界,每座超大城市的发展轨迹都绕不开产业转型、动能转换这道难题。北京也不例外。由“集聚资源求增长”向“疏解功能谋发展”的转型,是痛定思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硬约束、“大城市病”的纠缠、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多重压力促使北京成为全国第一个减量发展的超大城市。
数据显示,十年来,北京累计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超过3000家,疏解和升级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近1000个,北京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自新版城市总规实施以来累计压减130平方公里;但另一面,北京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到2022年已超过19万元,在各省区市保持领先,达到发达经济体中等水平。
更多数据的变化,让我们看到北京“瘦身健体”的成果:
——“京西八大厂”曾是北京“大而全”工业体系的缩影。老产业腾退后,老厂房变身智能产业园区,一批人工智能的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年产值从过去的3000万元增长到1.4亿元。
——制造业39个大类中,北京过去有35个,其中13个工业行业都面临着比较突出的占地多、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等问题。经过这些年的控增量、疏存量,到2023年,北京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等多项指标保持全国省级地区最优水平。
——在减量发展中,科技、商务、文化、信息等高精尖产业增长迅猛,新设市场主体占比已由2013年的40.7%上升至2023年的66.1%;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特征也更加明显,到2023年,新型储能、半导体器件、显示器件、新能源整车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合计增长超六成。
减量发展,关键是发展。
有人或许会问,减法做好了,加法完成得如何?
从高精尖产业的崛起中可窥一斑。龙芯cpu、统信操作系统、中兴数据库……信创产业上下游的诸多明星产品诞生在通明湖畔的国家信创园。别看这座信创园布局只有几年,却集聚了全国90%以上的信息技术头部企业,引进、培养的信创人才超过万人。
“从只有一个人到现在的2000多人,在北京我们实现了0到1的突破。”义翘神州、神州细胞两家生物医药上市公司创始人谢良志海归创业,引来一批国际药厂的行业大咖,由此诞生了我国第一款自主研发的重组八因子药物、国内首个针对变异株的新冠广谱多价疫苗等创新产品。
从一家企业到产业链上下游,更多的人相信北京、选择北京。
过去十年,北京经济总量接连突破3万亿、4万亿两大关口。随着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高精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经提前实现“十四五”目标,达到30%以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产业规模、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在全国居首位。
“减量”与“提质”就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率先步入减量发展时代的北京,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描绘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回答“都”与“城”、“舍”与“得”、疏解与提升、“一核”与“两翼”的辩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