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晚8时,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上,来自河北保定阜平县大山里的马兰花合唱团的44名山里娃,用希腊语演唱的《奥林匹克颂》惊艳全世界。他们身穿虎头衣、脚踩虎头鞋,“虎头虎脑”的形象展现出中国新时代儿童的朝气蓬勃。如何做到三个月内让孩子们从零基础到用希腊语站在北京冬奥会舞台上动情高歌?他们的希腊语助教老师,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19级希腊语在读学生林嘉濠向北京青年报记者讲述了孩子们学习希腊语的背后故事。
做足前期准备
查资料、咨询有经验老师
去年10月底,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希腊语专业的秦烨臻老师和林嘉濠同学受到了冬奥组委的邀请,希望他们前往大山深处教孩子们希腊语,让孩子们用天籁般的歌喉,将中国的冬奥故事传播给世界。接到任务后,北外希腊语教研室秦烨臻作为主讲老师,19级希腊语林嘉濠同学作为助教,在11月中旬、12月初,两次前往孩子们所在的阜平县城南庄八一希望小学,开展了为期17天的希腊语教学。随后,两位老师还随时对孩子们进行语言辅导。
提到当时的感受,林嘉濠坦言,去年11月份接到任务时,的确有一些压力。因为希腊语确实很难,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学会的。他们也从来没有教过这么小的孩子学习希腊语,在前往阜平县教学之前,“我们查阅了一些教学资料,也咨询了有经验的老师。根据教学经验,预见到了孩子在希腊语发音上会遇到问题,尤其是某些发音会有很大的挑战性。我们当时想从最基础的希腊语字母开始教他们,从字母的发音,到单词的拼读,真的是从零基础开始学希腊语。”
多种教学方法并用
拼音和英语结合教学
林嘉濠告诉北青报记者,因为时间确实紧张,来不及从24个希腊语字母开始教,他们决定用孩子们最容易接受的方法。“我们是把拼音和英语结合起来教学。比如说,κατεβα一词,我们会在黑板上写成ga-de-va。因为孩子们对拼音更熟悉,学起来也更快,这样子给孩子们减轻了很多负担。我们也采纳了当地老师的意见,决定采取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
为了让孩子们增加对希腊语的兴趣和学习的信心,秦烨臻老师和林嘉濠助教在给孩子们教希腊语歌词的时候,在ppt中放了许多相关图片,让大山里头的孩子们直观地了解什么是“高大的神殿、用橄榄枝编成的花冠、古老的精神永远不朽……”比如,孩子们不知道“朝圣者”是什么意思,就要给孩子们解释说:朝圣者需要翻山越岭,前往他们心中最神圣的地方。再如,希腊语的歌词不那么简单直白,两位老师就会对此经过加工,用浅显易懂的意思讲给孩子们。“其中一句歌词‘在大地苍穹中’,我们猜到孩子们可能不理解苍穹的意思,就会给孩子们简化介绍成‘在天地之间’。”
除此之外,老师们还会把歌词分成一小部分一小部分讲给孩子们听,并让孩子们分小组讲述对歌词的理解,加深孩子们的理解。“我们还会让小组里讲得最好的同学讲给全体同学,随后再找出全体中理解最透彻的一位,再给大家讲一遍,就这样一遍一遍地加深记忆。”林嘉濠说。在给孩子们教希腊语歌词的同时还经常“手舞足蹈”,逗孩子们开心,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们理解歌词,让他们能将奥林匹克精神生动地通过歌声表达出来。他们有时还会把孩子们分成小组,搞小组比赛;在孩子们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就玩一些小游戏或者休息,经常让孩子们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
孩子们从不叫苦叫累
主动加练跟上进度
在教奥林匹克会歌的歌词之外,秦烨臻老师和林嘉濠助教还会教给孩子们一些希腊语日常用语,比如说“您好”、 “新春快乐!”等。“孩子们的语言天赋特别好,没教多久就会了。最让人感到惊讶的是,当我们第二次回到阜平县时,孩子们还记得很多希腊语日常用语。”林嘉濠说。
谈到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林嘉濠告诉北青报记者,自己曾一次次被孩子们的努力所感动。“有一次晚上下课很晚,我们还看到一个小女孩趴在窗户上自己小声地哼唱这首奥林匹克会歌。还有一个小女孩因为是中途转来一起训练,进度比别人慢,急得都哭了,但还是抹干眼泪自己加练赶上了大家的进度。我们还经常看到在平时的休息间隙,会有许多小孩子跑过来,带着阜平当地可爱的口音,眼中水汪汪地充满求知欲,手指着小黑板,让我帮忙纠正和指导发音等问题。”林嘉濠话语中不无自豪。
不仅如此,孩子们的训练也非常刻苦,正常情况下一天大概进行三个小时左右的希腊语训练,多的时候,甚至一学就是一整天。“孩子们从来都不叫苦叫累,理解能力经常惊艳到我们。”林嘉濠感慨,在这样的朝夕相处中,林嘉濠也成了孩子们心中的“小林老师”。
终于,在4日晚9点许,这些孩子们站上了“鸟巢”的舞台,没有任何伴奏,唱响了这首《奥林匹克颂》。
说起孩子们4日晚上的表现,林嘉濠非常自豪,一直夸孩子们的表演很惊艳,他们已经把自己最好的歌声和状态展现给世界,让最质朴、最可爱的歌声在“鸟巢”响起。他说:“孩子们一路上克服了许多困难,也创造了很多奇迹。我跟孩子们说,他们是小林老师的骄傲。也希望音乐的快乐、希腊语、奥林匹克精神能在他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文/本报记者 武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