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冬奥场馆,人们脑海中常常会浮现起冰立方、冬奥村、鸟巢等。但是您知道吗,还有一处极特殊的冬奥场馆,面积达1.14平方公里,周界达6.2公里,它就是朝阳区的奥林匹克公园公共区。
昨天,记者在公共区进行闭环管理前,实地探访其准备工作——
协调4座场馆动线不破环
“我们按照‘少扰民、多服务’的原则和服务保障内容,科学合理划定了公共区的范围,面积比2008年奥运会要小。”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公共区后勤副主任兼秘书长杨洪福介绍,比赛期间,预计每日迎来超2万人。
公共区涵盖4座场馆,包括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两座竞赛场馆,以及鸟巢、北京颁奖广场两座非竞赛场馆。
杨洪福介绍,4座场馆的人员、车辆全都要穿行公共区,因此按照“流线不交叉、区域不重叠”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设定人流、车流动线。
设置4处大型艺术景观
在景观布置上,奥林匹克公园公共区主要应用了蓝白、青绿点缀霞光红作为主色彩系统,融合中轴线传统文化与北京冬奥会元素。
值得一提的是,公共区设置了4处大型艺术景观。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公共区bop”是进入公共区后的第一个艺术装置,此起彼伏的蓝色海浪托起“一起向未来”的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主题口号。
沿着公共区一路北行,鸟巢西侧的冬奥五环展现在眼前。冬奥会期间,全球多家重量级转播商都会将其作为转播背景。“五环”将呈现日夜两种景观效果,“白天,它是一个彩色的五环,夜幕降临后,将变成光线柔和的白色五环,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不会显得特别亮,也不会特别暗。”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公共区还有光线绚烂的“雪人”,观众可通过触摸使其发出音乐,而灯光也将随着音乐变化。第四处景观艺术装置则是冬奥主题花坛,可爱的冰墩墩是主角儿。
志愿者熟练掌握七大技能
在冬奥场馆中,奥林匹克公园公共区的志愿者人数最多,达到了820人。此前,他们已开展了手语、导盲犬、轮椅使用者帮扶、形象礼仪、观众引导应急演练、医疗救护心肺复苏以及场馆通信集群使用等七项主题实操演练。
公共区专门设置了志愿者之家,有休息区、文体活动区、学习研讨区、心理建设区、文化展示区等各具特色的功能分区,装饰有冬奥日历、心愿寄语等。
记者随后又来到冰立方和国家体育场之间的5号安检口。“公共区总共有13个安检口,其中5号、12号是观众的大型安检门,因为它们距地铁站最近。”相关负责人介绍,5号安检口最东侧设置了宽阔的无障碍安检通道,取消安检门,代之以机器和手检相结合的安检方式,方便老人、残疾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