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记者1月2日从海淀区获悉,海淀首家“街区工作站”在学院路街道揭牌成立,实现社区民警由“下社区”变为“在社区”,24小时在工作站值守。同时,城管、房管、安监、司法所、综合行政执法队等按需到工作站报到,接诉当即能执法。工作站还能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为居民提供综合性法律服务。
日前,海淀区首家“街区工作站”——学院路街道展春园街区工作站投入使用。在前台桌上摆放的“有事您请讲”牌示,让人倍感温暖。
据工作站站长赵艳介绍,学院路街道所辖区域呈三角形,被学院路、学清路等道路自然分隔形成7个街区。其中,展春园街区包括四个社区,分别是地质大院第一社区和第二社区、展春园社区、五道口嘉园社区,集合了老旧小区、高校和大院大所、人流密集地区,是浓缩版的学院路街道,街道社会治理中的难点、痛点问题这里都有。
说起组建街区工作站的初衷,赵艳表示,前期,海淀区委政法委、区公安分局牵头建设综治平安建设工作站暨社区警务工作站,把警务工作下沉到社区。单纯的警务工作站外观看上去就威严肃穆,让人心生距离。于是,学院路街道探索出 “警务 政务”相融合的方式,让社区民警、政府部门下沉到居民身边,同时融合接诉即办功能,服务群众更近更方便了。
“民警和民警助理就在这儿住,有什么警情随叫随到,居民心里更有安全感了。”前台工作人员李轩介绍。李轩以前担任社区书记,退休后在街区工作站做志愿者,负责前台接待。
“有了这个街区工作站,老百姓办什么事儿更方便了。捡到钥匙、公交卡送到这儿来;楼上有马蜂窝来找我们;楼里有群租房来这儿投诉;连买理财产品受损失了,也来跟我们诉诉苦。”李轩说。据悉,工作站试运行两个多月来,接待并登记在案的各类群众诉求达72件。
此外,市民还可在展春园街区工作站内借阅图书,到心理减压室接受心理疏导服务,并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更多居民走进、了解街区工作站,更好地利用街区工作站。
学院路街道司法所所长郑朝也“住进”了街区工作站,为居民提供综合性法律服务。试运行期间,累计接待咨询49人次,涉及财产继承、房产争议、立遗嘱、公证等各种事项。同时,开展法治宣传和宣讲14次,1300多人次参与,把司法服务送到居民身边。
学院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展春园街区工作站是试点,今后还将在其他6个街区建设其他主题的街区工作站,把街道的服务送到居民身边,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带给群众更多的获得感。